賞藝術(shù)·以美育人--油畫《五四運動》賞析

    發(fā)布日期:2023-11-15 10:19: 瀏覽量:

    油畫《五四運動》 由周令釗先生創(chuàng)作于1951年,畫作呈現(xiàn)的主題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幾所學校的三千多名學生通過游行示威,要求由北洋政府指派的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的情景。這是五四運動中的一個經(jīng)典場景。

    圖片1.jpg

    畫作呈現(xiàn)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十幾所學校的3000多名學生通過游行示威,要求當時的中國代表拒絕在巴黎和會上簽字的經(jīng)典情景。畫作采用一分為二的水平分割構(gòu)圖,作為背景的天安門占據(jù)近半畫面空間,與依稀可辨的華表被一層薄薄的煙靄所籠罩,陳舊失修而不失高貴莊嚴。畫面的右上方堆滿了濃滯的烏云,營造出沉重壓抑的氛圍,隱喻暗夜如磐的時代,風云變幻莫測,社會處在一場急風暴雨頃刻降臨的前夕。

    油畫的主體部分是行進中一往無前的游行行列,慷慨激昂的青年學生走在隊伍的最前列。在描繪畫中的青年學生時,周令釗先生選取了自己、妻子,以及周邊同事、學生的一些形象。畫面中散發(fā)傳單的女學生是周先生夫人陳若菊的形象。而畫面中間,最為引人注目的這位身穿藍色布衫的青年學生就是周令釗本人的形象。

    畫面中,無數(shù)的年輕人高擎著北京大學的標識和中華民國五色國旗,不顧持槍警察的阻撓,斗志昂揚不可阻擋。隊伍中的大幅旗幟上書寫著抗議標語,文字內(nèi)容既傳達了抗議青年的呼聲,也點明了特定的歷史時代。周圍不同身份的各色人等群像十分生動,有工人、職員、市民、商人,甚至還有幾個孩子,表明這場由青年學生和知識分子們發(fā)起的愛國運動,已經(jīng)取得了廣泛的社會支持,成為全民族共同參與并將改變中國歷史走向的洪流。


中心概況
組織機構(gòu)
規(guī)章制度
新聞公告
教育教學
藝術(shù)活動
藝術(shù)學習
日本三级片网站_亚洲无码播放_成人黄色AV_无码人妻一级毛片免费影院嫩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