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官方微信

食品微生物檢驗細菌的革蘭氏染色實訓

發(fā)布日期:2022-03-09 08:23 瀏覽量:

QQ圖片20220318082201.png

1. 實驗器材

普通光學顯微鏡、載玻片、接種環(huán)、吸水紙、鑷子、酒精燈等。

2. 實驗試劑

蒸餾水、生理鹽水、草酸銨結晶紫溶液、革蘭氏碘液、95%乙醇、沙黃染液。

3. 實驗材料

枯草芽孢桿菌斜面、金黃色葡萄球菌斜面、大腸桿菌斜面。

4. 操作程序

涂片→干燥→固定→初染→水洗→媒染→水洗→95%乙醇脫色20~30s→水洗

番紅復染1-2min→水洗干燥鏡檢觀察。

46eb754ebbfe4f67fdcd4af91ab721b.png

圖1-1 革蘭氏染色過程簡略示意圖

1. 方法與步驟

1)涂片

取一塊載玻片,滴一小滴蒸餾水于玻片中央,用接種環(huán)以無菌操作分別平板中挑取少量可疑菌落于水滴中,混勻并涂成薄膜。

2)干燥

室溫自然干燥。

3)固定

固定時通過火焰2~3次即可。此過程稱熱固定,其目的是使細胞質凝固,

以固定細胞形態(tài),并使之牢固附著在載玻片上。

4)初染

加草酸銨結晶紫一滴,約1~2min,水洗。

5)媒染

滴加碘液沖去殘水,并覆蓋約1min,水洗。

6)脫色

將載玻片上面的水甩凈,并襯以白背景,用95%酒精滴洗至流出酒精剛剛不

出現(xiàn)藍色時為止,約20~30s,立即用水沖凈酒精。

7)復染

用番紅液染1~2min,水洗。

8)鏡檢

干燥后,置油鏡下觀察。革蘭氏陰性菌呈紅色,革蘭氏陽性菌呈紫色。

2. 結果與報告

根據(jù)觀察結果繪出枯草芽孢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的形態(tài)圖,注明放大倍數(shù)、及觀察到的顏色。

3. 注意事項

1)載玻片要潔凈無油跡;滴蒸餾水和取菌不宜過多;涂片時生理鹽水不宜過多;涂片必須薄而且均勻。

2)熱固定溫度不易過高,以載玻片背面不燙手為宜,否則會改變甚至破壞細胞形態(tài)。

3)革蘭氏染色成敗的關鍵是脫色時間,如脫色過度,革蘭氏陽性菌也可被脫色而被誤認為革蘭氏陰性菌;如脫色時間過短,革蘭氏陰性菌也會被誤認為是革蘭氏陽性菌。

4)鏡檢時,以分散開的細菌的革蘭氏染色反應為準,過于密集的細菌,常常呈假陽性。

5)染色后的微生物標本是死的,在染色過程中微生物紫形態(tài)與結構均會發(fā)生一些變化,不能完全代表其生活細胞的真實情況,染色觀察時需要注意。

日本三级片网站_亚洲无码播放_成人黄色AV_无码人妻一级毛片免费影院嫩草